×
合成纤维

纺织科技飞跃的个瞬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长,却足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70年春华秋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纺织工业也从建国初期的设备和原料都不能自给自足,处处受制于外国资本,发展到今天在全球占据重要一席。

曾经,我国在纺织原料、纺织品服装等方面非常贫瘠,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衣被需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时的真实写照,布票是过往的真实见证;如今,物质极大地丰富,纺织原料从天然纤维到合成纤维再到再生纤维应有尽有,新型面料层出不穷,服装品牌形形色色,各种技术日新月异,纺织工业的发展目标早已不是让人们穿暖,而是穿好、穿美、穿出高科技、穿得更环保。

70年来,人们一直将纺织工业称为母亲工业,因为它曾是解决人民吃饱穿暖的支柱产业。直到今天,中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重要民生产品的供给部门。改变的是,纺织工业能解决的问题已不仅是穿衣盖被的问题,更涉及国防、航天、医疗、基建等众多领域。传统产业不再是它的符号,科技、绿色、时尚才是它新的头衔和使命。

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科技二字应该是最好的诠释。我们用70个瞬间回顾纺织行业的重要科技历程,见证行业伴随新中国成长之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1950

01

我国乃至亚洲最大黄麻纺织厂诞生

1950年,一座占地800亩的大型黄麻纺织厂揿下电钮,中国黄麻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麻纺织厂诞生了。据记载,1951年浙麻厂生产麻袋596万条,基本上满足了国内需要,并开始出口,结束了我国麻袋依靠从英国和印度进口的历史。1951年以来,浙麻又开始了二期、三期的扩建。至1953年3月,浙麻完成了800亩土地1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最终形成了6套枚纺锭的麻纺织机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黄麻纺织厂。

浙江麻纺厂细纱机。

1951

02

新中国第一批棉纺织成套设备成功制造

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是新中国第一个采用全套国产设备的大型棉纺织厂(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1951年末,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制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棉纺织成套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纺织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摆上了重要的位置。恢复和发展纺织工业,首要的问题是成套纺织设备从哪里来。纺织工业第一代领导人钱之光、陈维稷、张琴秋等认真研究分析,并广泛征求有关各方面和专家的意见后果断地决定:由纺织工业部自己动手制造纺织成套设备,走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第一批棉纺织成套设备的成功制造不仅完成了当时新建咸阳、邯郸、武汉三个棉纺织厂所需15.88万锭和2592台织布机的制造任务,还初步形成以上海第二纺机厂制造棉纺细纱机、青岛纺机厂制造梳棉机、天津纺机厂制造粗纱机、上海中纺机厂制造织布机为主的体系,为其后大批量制造纺织成套设备奠定了基础。

1952

03

中国现代亚麻纺织工业开启

1952年国庆节,第一个现代化亚麻纺织工厂——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建成投产,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亚麻纺织工业的历史。哈麻厂从苏联全套引进设备和工厂及附属设施的设计,完全按照苏联标准设计建设,是第一批从苏联引进的52个项目之一,我国纺织工业的成套工程化技术也由此开始。

从1952年投产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哈麻厂就形成了一定的设计生产能力,至1978年改革开放,共生产了各种织物4.1亿米,其中细布2.2亿米,帆布1.6亿米,水龙带800万米。其于1995年更名为哈尔滨亚麻集团,具有年纺纱5500吨、生产亚麻面料1200万米、漂染2000万米的生产能力,是亚洲最大的亚麻纺、织、漂、染联合生产企业和国家级亚麻技术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亚麻面料生产技术。

哈尔滨亚麻集团。

1954

04

54型成为我国自主化棉纺设备的首创

1954年,纺织工业部完成了整套棉纺织设备的设计制造、定型工作,定名为“54型”,成为自主化棉纺设备的首创。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不久,纺织工业部就组织印染机械设计和工艺人员对各地有关棉纺织厂不同类型的进口纺织设备进行了调研。

上一篇:一种含氮硫杂环硼酸酯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