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还剩多少石油?近年开采力度那么大,为
因此,如果按照有机成油假说来看,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者更严谨地说,再生的速度非常非常慢,无法匹配我们开采和使用的速度,那么如果我们无止境的开采,终有一天,石油资源是有可能会被我们所抽干的。
无机成油假说诞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是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而目前,有机成油假说也较为广泛地被地质学界和大众所接受。
从技术层面看,在过去,人们探测石油的技术手段并不发达,探测的精准率也不高,导致一些深层石油或者含油量较低的油田并没有被及时的发现,一些开采难度较大的油田无法有效利用。
该假说认为在地壳内已经存在许多碳,这些碳有些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和有机质的沉积没有任何的关系。
然而事实上,自上世纪到现在这么多年来,人类开采的石油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在持续的增多,近年来也很少再听到石油枯竭相关的理论了,那么为何会产生这种情况呢?
无机成油假说主要是单纯的从化学角度出发来考虑石油的生成,脱离了石油生成的地质条件,因此,该假说并未能得到石油地质学界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世界上95%以上的油田,都是在有机成油假说的指导下勘探并开采成功的。
根据有机成油假说,自从地球诞生生命的几十亿年来,地球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生物,这些生物死后其残骸进入海洋沉至海底,与淤泥结合,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有机淤泥。
有相关的科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以验证该理论的可行性: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混合放在地下几公里处的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生化反应后,确实也形成了与石油中碳氢化合物很类似的一种物质。
石油又被称之为“地球血液”,据统计,目前72%的石油都用于燃油方面,汽车的柴油、汽油,包括我们出行所乘坐的飞机、轮船等的燃油,都是使用的石油,再就是我们穿的涤纶、腈纶等材质的面料,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而使用的牙刷、洗脸盆等塑料制品也都是以石油为基础所生产出来的。因此,石油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也曾在1956年根据当时的技术手段和对石油的需求量,绘制出一条钟形曲线,预测出石油开采量将会在上个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然后再慢慢下降,直至枯竭。
而现在,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前采不了油田的现在也能采,探测率也更加的精准了,这使我们的开采量大幅提升。另外,新技术的加持也大大提升了石油的供给量,比如美国开采页岩油技术的突破等等。
有机成油假说
所以,如果你正在因为石油是否会枯竭而产生苦恼,那么可以放一放心了。
最后,由于石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因此,出于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人类也在寻找更多更环保的新能源来替代石油的使用,比如电能、风能、天然气、 潮汐能、太阳能等,而对新兴能源使用量的扩大也使石油的需求量变低,存量供给依然充足。
有机淤泥越积越多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下沉,当沉入到地层一定程度时将承受较大的压力以及温度,再加上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催化以及高压等条件,有机质在这里储存在了几百万年,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便可以转化成石油了。
而从多年来石油勘探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一处油田是基于无机成油假说的指导所勘探出来的;
无机成油假说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我们对石油的需求量和使用量也越来越大,石油,作为我们认知中的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会慢慢枯竭”、“石油总有一天会被人类抽干”等话题也愈演愈烈,相关能源企业和专家对石油“寿命”的预测在很多年中也不断的上演:
石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根据相关理论来看,石油不可再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是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照目前人类的使用量来看,即使是在不使用新兴能源的情况下,在本世纪末之前,我们的供给量依然非常充足。
“2014年,英国石油公司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又进行了一轮预测,结果显示按照当时的储量和产量来计算,世界石油大约还可以使用53年。”
上一篇:维斯塔斯专利到期:国产碳纤维叶片增量降本迎
下一篇:没有了